联合国电影节在中国人民大学启动
6月29日晚,“联合国与中国·电影之旅”联合国电影节启动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举行。启动仪式上播放了7部联合国纪录短片,反映中国自重返联合国以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启动仪式由亚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联合国电视台、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联合主办。联合国副秘书长彼德•朗斯基-蒂芬索(Peter Launsky-Tieffenthal),原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亚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执行副主席肖武男,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小纲,中国电影基金会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前宽,联合国电视台台长查姆•莱特斯基(Chaim Litewski)出席仪式,共同触动水晶球启动电影节。
启动仪式前,陈雨露校长会见了彼德•朗斯基-蒂芬索副秘书长和查姆•莱特斯基台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伊志宏陪同会见。
中国自重返联合国以来,在联合国众多事务上都积极发挥作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四十多年来,联合国电视台把中国参与的重大活动,以电视和电影的形式做了完整记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这些珍贵的影片从来没有在中国和世界其它地方公开播出过。经由彼德·朗斯基-蒂芬索和查姆·莱特斯基等提议,对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和推动世界发展的历程做一回顾,最终促成了“联合国与中国·电影之旅”联合国电影节在中国的举办。
亚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执行副主席肖武男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是联合国的发起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不断促进全球发展,联合国与中国的合作日益紧密,中国将会在联合国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人民大学这所享有盛誉的大学举办本次电影节启动仪式,具有重要意义。
彼德•朗斯基-蒂芬索副秘书长指出,中国在联合国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提到,联合国自1958年起录制了很多纪录短片,其中有关中国的短片涉及人口问题、女权运动、维和行动等不同方面,是增进中国与联合国了解、交流、合作的窗口。同时,希望联合国电视台能加强与中国艺术界的合作,共同讲述联合国的故事。
陈雨露校长祝愿联合国电影节能够获得圆满成功。“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悠远而古老,但是此刻众多的年轻面孔欢聚一堂,又显得年轻而充满活力。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并不大,但是因为各界人士的到来,又显得非常广大。”陈雨露校长说,中国人民大学将为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发挥积极作用。
查姆•莱特斯基台长介绍了此次展播的联合国纪录短片。他认为,回顾中国加入联合国以来走过的历程,让中国人民了解祖国对人类和平发展的影响与贡献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通过观影进一步认识和了解联合国以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播结束后,彼德•朗斯基-蒂芬索副秘书长、查姆•莱特斯基台长与中国人民大学师生进行了现场交流。
出席启动仪式的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继禹,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勇,中国新闻社社长刘北宪,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组织部部长王建国,外交部地区安全司司长邱国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外事司司长张福海,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副院长段国武,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伊志宏、刘向兵,以及文化部、总参二部、国家安全部、北京市安全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意大利、日本、瑞士、加拿大、几内亚、毛里求斯驻华大使和尼泊尔文化参赞、英国使馆政治参赞等驻京外国使节,国际组织负责人和各界知名人士200余人。中国人民大学800多名师生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