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网络视频工具有助于中外教授远程联合进行新闻教学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班
       5月22日上午8:30,第三公共教学楼3306教室,新闻学院2010级选修“英语采访与报道”课的40多名同学正聚精会神通过网络即时视频通讯工具Skype听取澳大利亚史蒂芬·戴维斯(Stephen Davis)教授对自己英文报道作品的点评分析和修改建议,而任课教师钟新教授一边记录戴维斯教授的观点,一边与之交换意见,并不时向同学们强调某个观点,而同学们也不时应教授们的要求走到讲台前用英语回答教授们提出的问题。1小时左右对14组作品点评后,钟新教授用双语总结关于聚焦新闻点、视觉化呈现、多媒体报道、跨文化报道的主要观点,以及同学们作品的主要优点和改进方向。 
     这是本学期多次使用的教学模式。采写制作多媒体英语新闻作品并向戴维斯教授担任新闻系主任的澳大利亚麦克雷学院(Macleay College)去年9月新创办的新闻网站Newsroom 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作品是本课程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钟新教授以实践项目导向(Project Oriented)和中外教师联合教学(co-teach)为重要教学模式。从3月初开始,戴维斯教授陆续就Newsroom的编辑方针、同学们的报道策划方案、报道初稿等问题实时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度交流。每个同学都获得了1-2次与戴维斯教授直接交流的机会。 
      增进澳大利亚及其他国家大学生对中国大学生的了解是本次英语新闻报道策划的总体框架。14个小组的报道围绕校园餐厅、宿舍生活、假日旅游、学习考试、娱乐爱好、网络使用、恋爱以及流行文化等方面展开。具有多年新闻从业和驻外经验的戴维斯教授对同学们的选题充满兴趣,并认为很多选题很有趣,而且同学们进行了很聪明的设计,有很多有趣的报道发现。在与师生交流过程中,他反复强调:要寻找有价值的报道角度并且考虑到目标受众的兴趣点,比如,中国学生喜欢到哪些国家留学比他们如何刻苦攻读出国留学考试更有新闻价值,而澳大利亚学生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学生为什么选择或者不选择澳大利亚作为留学目的地;用图片、视频展示你正在说的内容,“Show what you are talking”;
      按照计划,戴维斯教授的学生们将与14组同学建立一对一联系,澳方学生将与中方同学合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报道作品,并在语言上提供必要的帮助。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发布在麦克雷学院的Newsroom网站,供更多人浏览交流。
      钟新教授认为,低成本、低技术门槛的Skype等视频通讯工具为国际间教育合作、资源共享、“面对面”直接对话交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新闻教育甚至各类教育未来比拼的将是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
      据了解,英语采访与报道课在2012年首度开课,而本学期是首次采用远程视频连线进行教学。“在中外教授的联合指导下以及与澳大利亚同学的深度互动中,同学们能更充分地获得跨文化沟通经验,经历新闻报道完整的生成过程,接触澳大利亚师生的新闻报道理念和方法,提高英语报道写作能力,同时增强同学在信息时代掌握利用国际互联网传播资源的意识。”钟新教授这样评价视频连线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黄夏歆同学所在小组的报道关注了人大校园餐厅。她认为,Davis教授对其作业的点评“比较准确”,而“外教认为我们的视频报道需要增加故事性,旁白或者出镜报道会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内容。”
       同样修读这一课程的杨奇光同学认为:“视频对话的形式能够使自己直接获得外教的评价与反馈,提高了课堂参与度与教学针对性。”他表示课堂教学整体效果很好,“非常注重实践且在作业各个阶段均有针对性的点评,自己了解到如何将新闻写得有趣”。
     本学期该课程课代表王娟同学称课程带来的收获很大,“每个小组都在英语口语和写作方面得到了锻炼,几乎是手把手的指导。”她同时希望课下能有更多机会同外教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