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兵副校长赴甘肃庆阳“千人百村”样本村进行调研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班

       8月2日至5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向兵一行赴甘肃省庆阳市,深入人民大学“千人百村”社会调查样本村进行调研,看望和慰问人民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期间,刘向兵副校长与庆阳市领导进行了会谈,探讨双方合作事宜,并在南梁革命纪念馆进行了简单的“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
       刘向兵副校长一行驱车2小时前往庆阳市环县南湫乡党家洼村看望了正在开展“千人百村”社会调研的人大学生。党家洼村是庆阳市最偏僻、最贫瘠的乡村,距县城150多公里,是甘肃省最后一个通柏油路、最后一个通电的乡,平均每平方公里仅有1到2户人家。今年暑期,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10级本科生潘颖昭等六名同学组成的“千人百村”社会实践团队,在党家洼村克服语言不通、水土不服、交通不便、村民分散、卫生条件差、手机信号全无等多重困难,深入田野调查,了解基层情况。刘向兵副校长到村后和同学们一起与南湫乡、党家洼村有关领导及部分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交流,详细了解南湫乡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及农民生产生活情况,重点就当地饮水用水困难问题及今年环县遭受的洪涝灾害影响进行了了解。
       随后,刘向兵副校长与庆阳市人大副主任郭文奎一起为“中国人民大学‘千人百村’社会调研党家洼样本村”揭牌。刘向兵副校长表示,“千人百村”社会调研立足农村、关注民生、专家指导、科学抽样、深入农户、访谈调研,全面跟踪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与变迁,形成具有学术价值和政策建议的研究报告,是一项对“国家好”的重要工作;另一方面“千人百村”面向全国,覆盖31个省份,人大师生实地了解各地发展状况,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是一项对“地方好”的重要项目;与此同时人民大学的广大师生深入最基层农村了解国情社情,关注农村民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是学校培养厚重之才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对“师生好”的重要举措。感谢庆阳市、环县及南湫乡市县乡各级政府对调研工作的支持和对实践同学的关心,希望调研团队同学迈开步子、扑下身子、扎扎实实做好调研访谈工作,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报告。    
       揭牌仪式结束后,刘向兵副校长与调研的同学一起对第一批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就村民们的就业、居住、收入、消费、交往和享受公共服务情况等进行了了解和交流。
       在庆阳期间,刘向兵副校长与庆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阎晓辉,市委常委、秘书长阎晓峰,副市长辛刚国及市人大副主任郭文奎就市校合作事宜进行会谈。庆阳市委委托人民大学进行干部培训已有多年,此次会谈庆阳市希望与人民大学在人才培养、干部培训、科学研究、区域规划等方面继续深入合作。
       此外,刘向兵副校长一行还参观了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革命纪念馆,重温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展革命的事迹,并在此举行了简短的挂牌仪式,将纪念馆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